杨凡站在周教谕家的门前,转啊转啊,转了一上午了,想上前去拍门,实在是没这个勇气,想转身就走,又得罪不起董县令。
要么找董县令坦白:“县尊大人好,虽然您还是个单身,而我杨凡已经有了娇妾美婢,可这周姑娘我看上了,您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!”
如果真的这么说了,只怕去凉快地方呆着的就是杨凡自己了!
可是不说,董县令那怎么交待?
上辈子杨凡就听说有些人民公仆为了更好的为老百姓当牛做马,不惜将自己的老婆动员出来给上司当牛做马,哪想到有一天自己也遇上这么一档子事儿呢?
如果周若晴是他杨凡的老婆,那没啥话说,谁想摸一根手指头就砍他手!别说是董县令,就是皇帝老子也不行!
可现在人家董县令按道理可以纳妾,这周小姐又是个待字闺中的,这愿意不愿意纯是人家两方面的事情,自己想插嘴也找不着地方啊!
再说这古代又不时兴自由恋爱,婚事都讲究个父母之命,这周教谕虽然从了周若晴,在大堂上退了与郭洪的亲事,可这决定权毕竟还在他手里。这周教谕又是个贪财好权的,保不齐便应下了!
杨凡简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,可该干的事情还得干!杨凡咬咬牙,上去敲门!
门开了,里面是个小丫头,杨凡一看,原来是个认识的,正是上次周若晴派到他家送信的小丫鬟。
那小丫鬟也认出了杨凡,脸上一红,道:“杨班头好!请问有什么事?”
杨凡苦笑道:“在下此来,是为了求见周老师!还请你去通禀一声!”
那小姑娘面露笑意,道:“原来如此,你等着!”又将门掩了。
杨凡只听那小丫鬟脚步声咚咚咚的远去,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
他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,才听里面慢踏踏脚步声响,门开处,周教谕挡在门口,皮笑肉不笑地道:“原来是杨班头光临寒舍,不知有什么指教?”
这周教谕虽然是个官身,却是个做冷板凳的,杨凡虽是个贱役,却是实权在握。这周教谕倒也不敢小瞧了杨凡。
杨凡笑道:“小人来见周老师,是有一桩事情!”
周教谕身子紧紧地堵住门,好像生怕露出一条缝来杨凡就能钻进去一样,道:“哦?不妨直说!”
杨凡眼珠一转,道:“哎,不妨实话说吧,如今有个外乡人看上了你家周小姐,这人三十多岁,是个矮胖子,家道还算殷实,只是家中本有正妻,这正妻又极是凶悍。这人托我来给你家周小姐做个媒,若是你不同意,不妨言语一声,我姓杨的二话不说,转身就走!”
杨凡深知这周教谕是个好脸面的,又心疼自己的闺女,自己既然说出来那人是外乡人,周若晴又是嫁过去做妾,那家里又有凶悍的正妻,料想这周教谕心疼闺女,定然不肯!
他眼巴巴地望着周教谕,只待他勃然大怒,这就转身就跑,到时候只对董县令说周教谕不肯,料想这董县令也不好直接跑去问个明白。
杨凡简直对自己的机智聪明发自内心地佩服!
然后他就看着周教谕的脸上出现了变化!
周教谕笑了,然后挪开身子,笑容可掬地道:“杨班头光临寒舍,自当先请进来奉茶!”
杨凡一愣,心道:“这是唱的哪一出啊?”
他哪知道周教谕这些天为了周若晴的事情都快疯了。
这周若晴本来才貌双全,便是左近的县城,也多有来提亲的。也正是因此,周教谕才答应与郭家退婚——后面排队等着娶我闺女的多着呢!
可如今自从周若晴退了婚以后,这郭家玩了命的造谣,所编造出来的谣言都可以汇集成册了。
他本来是个道学先生,大街上见到男男女女说笑两句也要发一通“男女授受不亲”的议论来,本来他自恃清高,别人给他说了,却也抓不到他的把柄,自然无可奈何。
如今他家出了笑话,那些给他嘲笑过的人,见到他面便要指桑骂槐说上两句,整的他脸上无光。
更有一样,原本排着队要娶周若晴的人竟然一个也不见了。虽然周若晴毫不在乎,可是这周教谕却急得嘴里起了一嘴的大泡!
虽然周教谕嘴里说的好听,其实心里却明白,这于女子而言,最要紧的不是贞洁,而是名声!如今自己这闺女名声已臭,纵然身为处子又能怎样?
是不是不要紧,关键是别人得信啊!
每到这时,周教谕就把杨凡恨得牙根痒痒!
可没想到,这古话真是不错,解铃果真还须系铃人!虽然是给人家做妾吧,那也好过在家里嫁不出去忍受流言蜚语啊!再说自己还是官身,纵然闺女给人做妾,料想也不敢欺人太甚!
他引着杨凡来到厅,招呼下人上茶。杨凡心里不停打鼓。
周教谕道:“前些日子街面上传说本官与宫贤通同作弊,贪墨了养济院的公款,荒唐!这是赤裸裸的栽赃!”
杨凡嘻嘻笑道:“正是正是,当日
第九十四章 给自己对象做媒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